激光粒度粒形分析儀分析模式介紹
2025-10-10
激光粒度粒形分析儀通過測量顆粒對激光的散射信號反推粒徑分布,其分析模式可根據樣品特性選擇,主要分為通用模式、單峰模式和多峰模式,具體介紹如下:
一、通用模式
適用場景:顆粒粒度分布較寬的樣品,如磨料粉體、乳液顆粒等;特征未知的樣品顆粒分析也選此模式。
特點:
覆蓋范圍廣,可同時分析多粒徑段顆粒。
對復雜分布樣品兼容性強,但可能犧牲部分窄分布樣品的精度。
案例:分析氧化鋁粉體時,通用模式能完整呈現其寬分布特性,避免因模式選擇不當導致的信息缺失。
二、單峰模式
適用場景:顆粒粒度分布范圍不超過10倍的樣品,如0.1-1μm、1-10μm、10-100μm等窄分布顆粒。
特點:
針對窄分布樣品優化,提高測試精度。
若樣品實際分布較寬,可能因模型不匹配導致結果偏差。
案例:分析單分散性氧化鋁顆粒時,單峰模式能準確描述小粒徑范圍內的分布,而通用模式可能因覆蓋范圍過廣而降低精度。
三、多峰模式
適用場景:樣品中存在兩個或以上明顯粒徑峰的情況,如混合顆粒或團聚體。
特點:
可分離并量化不同粒徑峰的貢獻。
對設備分辨率和算法要求較高,需確保各峰間無重疊干擾。
案例:分析含納米顆粒和微米顆粒的混合樣品時,多峰模式能清晰區分兩級分布,而單峰模式可能將混合峰誤判為單峰寬分布。
四、模式選擇的核心原則
樣品特性優先:
窄分布樣品選單峰模式,寬分布樣品選通用或多峰模式。
未知樣品建議先用通用模式篩查,再根據結果調整模式。
精度與效率平衡:
單峰模式精度高但適用范圍窄,通用模式兼容性強但可能犧牲部分精度。
多峰模式需結合設備分辨率和算法能力選擇。
實際應用驗證:
通過重復測試或對比標準樣品驗證模式選擇的合理性。
例如,激光粒度粒形分析儀分析陶瓷原料時,若通用模式結果與單峰模式差異顯著,需重新評估樣品分布特性。